凯时app·(中国)手机版下载“消费者权益保护社会共治体系研究课题”之“手机厂商干扰App下载安装问题”研讨会在京举办
手机厂商行为是否构成侵权?手机厂商应对消费者承担什么样的法律义务和责任?针对此类问题,可以采取哪些措施加强消费者权益保护?如何从保护消费者利益角度规制手机厂商的行为?
这4个方面的内容,既是研讨会的主题,又是消费者权益保护需要解决的难题。近日,中国消费者协会委托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举办的“消费者权益保护社会共治体系研究课题”系列研讨会在京举行。与会专家学者和消费者权益保护机构代表共商规制手机厂商干扰App下载安装、加强消费者权益保护之道。
近年来,消费者在某些安卓品牌手机上安装App时经常出现一种怪象:从手机自带应用商店下载安装App时畅通无阻,但从第三方渠道下载安装时,却经常遇到安装过程冗长、强行检测和确认风险、强行要求输入账号密码才能继续安装、擅自结束App安装进程等情形。从消费者投诉和课题组调研可见,手机厂商上述行为的目的只有一个,那就是将消费者引导到手机自带的应用商店中下载App,由此其可以获得随之产生的广告收入和高额的用户游戏充值分成等。
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教授、北京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研究会常务副会长张严方认为,安全权、知情权、选择权、公平交易权,是消费者享有的基本权利。手机厂商为消费者设置障碍,源自巨额利益的驱动,“如果消费者下载了手机自带应用商店的App,手机厂商会获得对应的用户游戏充值分成及广告收入。”
“手机厂商的这种行为违反了《消费者权益保护法》,涉嫌利用不公平格式条款并借助技术手段强制交易。”中国消费者协会监督部主任张德志说,市场的发展不能建立在损害消费者利益的基础之上,手机厂商还涉嫌违反《反不正当竞争法》和《反垄断法》相关规定,可以围绕3部法律相关条款对其予以规制。
在司法部全面依法治国研究中心研究员高航看来,手机厂商对下载安装第三方App设置繁杂步骤和障碍,让用户产生不便,构成了对用户、对其他应用商店以及对App所有者的侵权。这一现象是法治大环境下的一个小方面,但推动这一问题的有效解决,可以撬动整个社会的法制环境和权益保护的改变。
清华大学法学院副院长、教授程啸认为,手机厂商故意针对消费者设置诸多障碍,不仅损害了消费者的知情权和自主选择权和公平交易权,也构成对App的商业诋毁,导致数字服务市场的不正当竞争或垄断,面对这种行为,消费者可以要求其停止侵害、排除妨害。建议有关部门从完善立法的角度,明确手机厂商行为边界。
张严方说,很多手机厂商在对第三方App设置障碍的同时,还大力推荐自带应用商店,可能会造成同一软件或同类型软件的重复下载,浪费消费者手机流量和时间,也损害了消费者的知情权选择权等权益,亟待引起全社会的共同关注,“解决这一问题,需要相关政府部门及时介入,通过公益诉讼等形式来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。”
“可以从公益诉讼角度出发,强化消费者权益保护。”高航建议,相关部门还应该加强法规宣贯,强化手机厂商行为自律。
“规制限制消费者下载安装App的行为,需要消协组织等做好消费者的事前消费教育,事中的消费监督以及事后的消费维权工作,提前做好舆论监督引导,加强对违法行为的曝光。”中国消费者协会政研部干部徐江说。
“我们倡导科技向善,不能牺牲消费者的便利,影响消费者自主选择权。”北京市消费者协会秘书长杨晓军说,对于普通消费者来讲,在就此类问题进行投诉时需要一定的专业知识,维权难度较大。他认为,从促进App高质量的角度出发,有关部门应推动手机应用市场多样化发展,推动市场竞争百花齐放,让第三方App能得到充分发展,让消费者享受到更大的便利、更好的服务。
电话:86 1317 3122242
传真:1317 3122242
邮编:276826
地址:中国 山东 诸城市 开发区工业园